企业级协同研发平台——PERA
协同研发环境”将设计模型管理、研发技术管理、研发流程管理、多学科优化、多物理场仿真、仿真数据管理及智力资产管理融于一身,并充分利用企业分布式硬件资源和网格计算资源,支持企业的任何研发活动。
现代企业研发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CAD/CAE软件百花齐放。这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选择余地,但同时也带来了异构的问题。企业在解决这些异构问题的努力中,发现现代研发技术的一大特点:CAD技术在趋同,而CAE技术则在求异。设计工具可以通过整个企业选择同一种CAD系统而达到统一。但对于仿真来说,没有一种仿真系统可以包打天下,每种工具都有其无法替代的价值。面对这种局面,保持企业核心技术多样性的同时,建立协同研发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
所谓“协同研发环境”,是指根据现代企业研发活动的特点,整合所有研发工具,形成一个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的企业级协同研发平台。该平台将设计模型管理、研发技术管理、研发流程管理、多学科优化、多物理场仿真、仿真数据管理及智力资产管理融于一身,并充分利用企业分布式硬件资源和网格计算资源,支持企业的任何研发活动。
PERA应需而生,它在基于J2EE的基础层之上,通过对三个子平台的集成,整合了企业目前采用的各类研发工具。图1反映了PERA的集成架构。这是一个基于网络的三层架构,包括基础层、子平台层及工具层。
图1 PERA的集成架构
J2EE基础层
PERA采用J2EE(Java To Enterprise Edition)标准,保证该平台是一个企业级或企业间的协同研发平台。通过两种模式(主模型共享和关联主模型)实现联盟式跨域协同,进行企业级、企业间乃至全球化通信、协作及合作开发。PERA采用国际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如IBM DB2、Oracle、SQL SERVER、MYSQL、MS ACCESS)和网格计算技术,确保此平台多年保持领先。PERA采用全方位安全体系,如X509 CA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文件及关键数据的加密存储及HTTPS加密传输等技术,保证数据在企业级(间)访问和共享的安全性。
研发工具集
PERA提供了一个高度柔性的基础结构。在该基础结构上,设计、仿真、优化、成本和重量估算等工程工具都可以作为分布式服务的请求者或提供者,利用Web技术在不同操作平台上交叉分布运行。PERA可以整合的现代企业的研发工具有:机械设计、电子设计、物理场分析、多体动力学分析、电路仿真、液压仿真、控制仿真、成本估算、重量估算、多学科优化等类别。
子平台
除了可以集成企业的PDM系统之外,PERA还有两个重要的子平台可以分别实现技术集成和流程集成,他们分别是Workbench和Fiper。
研发技术集成子平台——Workbench建立了企业研发技术的集成化平台(图2),整合了世界所有主流研发技术,保持多学科技术核心多样化的同时,建立统一研发环境。在该环境中,工作人员始终面对同一个界面,无需在各种程序界面之间频繁切换。
图2 Workbench建立统一仿真环境
研发流程集成子平台——Fiper建立了企业研发流程的协同化平台(图3)。在该子平台中,产品研发的主流程、辅流程以及各流程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都可以得到定义、设计和协同运行,可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进行完整研究。
图3 Fiper工作原理
多学科优化是流程集成的直接结果。PERA采用iSIGHT作为多学科优化工具,Fiper提供了iSIGHT的专用插件。
仿真数据管理
在PDM的成功实施下,企业可以很好地管理本企业的设计数据,但仿真数据的特殊性要求采用特殊方式管理。PERA的仿真数据管理系统EDM (Engineering Data Management)采用BOE(Bill Of Engineering)的方式管理仿真数据。BOE整合了同一研发项目的所有仿真数据,并体现了仿真行为及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研发平台实施
图4 PERA常见应用架构
图4是PERA常见的应用架构。PERA和PDM一样,是需要实施的系统。需要实施人员根据企业的研发流程及仿真需求进行实施订制,形成符合企业研发流程的仿真工作平台。但协同研发平台的实施难度高于PDM这样仅以数据管理为目的的平台,需要实施队伍不仅具有过硬的IT知识,还需要熟悉各种研发工具,同时还能理解并帮助用户优化他们的研发流程。为此,安世亚太配置了高水平的专业实施队伍。这个队伍由国外平台实施咨询专家和国内具有多年平台实施经验的开发人员构成,并聘请了来自波音等公司的专家帮助企业和实施队伍优化研发流程。他们在国际国内成功实施多家平台项目,可以保证中国企业协同研发平台的成功实施。
作者:西部车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the.cc/2022/08/3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