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行业走出自产自配的怪圈
谈及制造业,不能不说模具,因为模具是制造业重要的工艺基础,用模具生产的零部件,所达到的高精度、高复杂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耗能、低耗材使模具工业在制造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模具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反映了制造业水平的高低,所以,要想提高制造业的水平,模具制造的水平不可低估。
自产自配率过高
我国模具工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从1996~2002年间,我国模具制造业的产值年均增长14%左右,2003年增长25%左右,达到450亿元人民币,约合5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但是就我国模具行业的现状看,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产品都是低值产品,而技术含量高的模具仍需进口,2002年我国进口模具12.72亿美元,这说明我国模具工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与需求相比,仍然供不应求,主要缺口是在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方面。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的有关专家对我国模具生产和使用实况做了这样的描述:从数量上讲,我国模具产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三,是发展很快,但许多问题值得关注。一、模具总量供不应求,国内自配率只有70%,其中中低模具供过于求,中高档模具自配率只有50%;二、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进出口结构不尽合理,模具生产和制造,一直没有形成产业,模具只是作为辅助工种,在企业中存在,生产方式又是以有经验和技术的钳工师傅为主导,他们借助一些机床进行简单的模具生产和制造,模具生产厂点中多数是自产自配的模具车间或分厂,自产自配的比例高达60%,而在国外70%以上是商品模具;三、模具开发能力差,经济效益欠佳,我国每个职工年均创模具产值1万美元,而国外模具发达国家人均产值20万~30万美元;四、在汽车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模具用于汽车生产的占50%~60%,而我国不足30%,在模具使用合理性方面还有待提高。
发展需增加投入
关于模具的概念在我国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模具工业已成为技术密集型与投资密集型的产业,如今要想获得质量高、性能稳定并是高附加值的模具,专家认为至少两个条件不可或缺:一是高投入;二是采用高新技术。
高投入,是指对模具生产设备的投入,这是模具升级换代的基础,因为模具生产水平的高低,绝大部分原因依赖于生产设备水平高低。落后的模具生产设备,不可能生产出先进的模具,这也决定了模具生产厂家,要想生产先进模具,要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就必须不停的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由于模具产品的不定型性、单件生产和对特定用户的依赖性,模具技术发展到今天,高新技术的特点已经日趋明显,这也是与高技术的技术装备和发达的软件是密不可分的。企业只有采用精密的自动化的数控技术,先进的CAE、CAD、CAM等软件才能保证其工艺要求。而现在引进先进技术,基本又都是已经商品化了的技术,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效果不明显。所以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有能力的企业,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二次开发,二次开发可以创新、二次开发会充实和提高技术含量更具有实用性还可以锻炼队伍。
培育专业化企业
龙头企业在行业中起着中流砥柱的带动作用,他们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技术水平,保证着行业健康顺利向前发展。
然而,在我国的模具行业,能被称龙头作企业的真是少之又少,因为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编制受大而全、小而全的影响,企业内部设一个模具生产车间,生产的模具为自己企业服务,这就造成了模具专业厂很少,即使有专业模具厂,规模也不大。
但是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正在高速发展,市场又急需精密、性能稳定的大型模具,虽然有一汽模具制造公司等几家大型模具公司的努力,对行业有所带动,但是,不可否认,其真正的龙头作用,很难体现。
模具行业的发展,决不能仅仅依靠本行业,因为它涉及到国家政策、企业机制和生产材料等问题。但是,近几年模具行业的发展足以让人相信,很快中国的模具水平就能与世界模具水平看齐。
作者:西部车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the.cc/2023/07/3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