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安全把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日前指出: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其对华战略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已经由上世纪那种试探性的动作,变为大规模的全面进入,我国装备制造业对这个动向决不能视若无睹。 

  

  六大变局何所指 

   

  当前外企进入中国的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对华合作方式由早期的许可证变为资本输出的方式。 

   

  二是资本输出中外资所占比重由开始一般性的参股变为坚持要求控股,或者独资。还有的坚持要求控制中资企业原有的技术开发部门,如某企业有个产品开发中心,跨国公司跟其合资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把开发中心拿到由他控股的这个企业来,不能让他游离在外。人家想得很远,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消除将来中国企业与之一争高低的可能。 

   

  三是资本投入的力度明显加大,过去项目一般投入几百万美元,到现在动辄几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 

   

  四是向中国市场推出的产品由孤立的单个产品向制约整个工程的系统成套产品这样一个方向扩展。 

   

  五是外企由过去那种简单的组装逐步向制造加工、整机生产、产品研发、市场营销这种全过程延伸。 

   

  六是进入的目的现在已不仅仅是占领中国市场,也在于把中国的机械制造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现在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企,对于中国机械制造业进入的力度、深度、广度和所追求的目标,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并购中国高成长性行业的优势企业正成为跨国公司孜孜以求的目标。哪个企业好,就通过各种途径说服地方政府支持其控股这个企业。 

    

  大树底下草难长 

   

  蔡惟慈说,跨国公司的进入是一把双刃剑。 

   

  吸收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可以提高人员的素质,有利于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加快中国和世界接轨,了解和熟悉世界贸易规则,有利于扩大出口,还有利于解决就业和扩大筹资渠道。 

   

  但也必须很冷静地看到,从装备工业而言,国外大量资源和劳动密集形产业向我国转移,加剧了我国资源和环境的矛盾。 

   

  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扩大,尤其是在关键产品领域的强力推进,我国自主产品的地位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装备制造业有部分领域自主的发展面临着被抑制的危险。 

   

  尽管行业的总量增长很快,但核心部分、关键领域、附加值很高的部分如果被外资控制,这就存在一种外大内空的危险,在国际分工中,我国装备制造业就有被分工于价值链低端的危险,应就如何对待吸收外资、利用外资做一番思考。总的说既不能简单排斥,更不能熟视无睹。 

   

  产业政策待修订 

   

  蔡惟慈认为,应对这种局面,最重要的是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改变以扩大外延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这几年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差距仍然较大,和国际水平比较,还没有出现本质上的提升,许多重大装备和关键技术还必须靠引进,形成了一个怪圈,即引进-落后-再引进。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分量的增加,国际同行、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戒备之心远远大于上世纪,他们现在不愿意向我们转让技术,迫于某些压力,才像挤牙膏似地向我们转让一些技术,像过去许可证贸易那样引进技术很难,这就告诉我

7.们下一步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要不就走不出一条路来。 

   

  蔡惟慈还说,在引进外资时要多做一些合理的、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引导工作,尽量减少跨国公司进入对行业的消积影响,及时向政府反映利用外资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政府对相应的政策法规作出适时的、必要的调整,比如修订产业政策,调整内外资企业不公平的税收政策,降低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应把握好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在对外开放中不同的度,根据不同产品在利用外资方面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同时希望国家制订反垄断法。 

作者:西部车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the.cc/2023/10/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