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数控技术取得可喜成果
我国数控系统的开发与生产,通过“七五”引进、消化、吸收,“八五”攻关和“九五”产业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与数控主机匹配方面可以说已基本上改变了“拖后腿”的局面,性能和质量显著提高、功能价格比有优势,我国具有自主版权的数控系统产业开始形成,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逐步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1.已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从低到高档次的产品,实际上已突破国外对我国的限制
国产低档产品(经济型)已占领了国内市场,已广泛用于改造旧机床和装备新机床。
国产中档产品(普及型)已于80年代初期批量进入市场,至今已销售5000台以上。
高档产品(高级型)是国外对我限制的产品。通过国家组织的“八五”攻关,这些属于禁运和限制的指标均被我们突破了。
在1999年10月举行的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已看到国产可控轴数为30、24或16、联动轴数达9轴的数控系统,如华中数控公司展出的5轴联动
加工中心(用于叶轮的加工);北京机电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开发的JT2010型数控系统,可以用一个系统,控制总轴数多达50的多台机床组成的成套机群。
在实际应用中,昆明机床公司已销售配备了国产航天数控集团4轴联动或5轴联动数控系统的TH5466型立式加工中心14台;用国产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蓝天”7轴控制5轴联动数控系统改造的日本五坐标旧加工中心,已在沈阳黎明飞机发动机公司运行了2年多;国产4联动“蓝天”数控系统改造的日本牧野旧铣床,在天津机车车辆机械厂,一天开两班运行了7年。用“华中”的5联动数控系统配套的
数控铣床,在济南铸锻所已用于加工叶轮多年。
国产高级型系统,还有少量国际上尚无先例的优异性能。如华中的曲面直接插补(SDI)功能。它用软件算法实现复杂轨迹的直接插补,以实现高精、高速加工,为加工误差补偿和智能控制打下基础。
属于高档系统的数字化仿形数控系统,也已开发成功并已可靠运行多年。
此外,所有国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和一些数控电火花机床的数控系统,几乎100%是国产的。
2.技术上已克服长期困扰我们的可靠性问题
可靠性曾是国产数控系统致命的弱点。这个问题已获得解决。航天数控集团等一些企业已经或正在通过ISO9000认证。
事实具有良好的说服力。以当前市场上普及型以上系统销售量最大的两家公司(北京、上海各一家)为例,他们两家各累积销售了约2000台。这4000台都在可靠地运行。其他厂家生产的普及型以上的数控系统,可靠运行的记录也都很高。
此外,还有约200台用普及型及以上系统改造由德、日、美进口的旧数控机床和进口时就“趴窝”的俄罗斯数控机床,目前也正在正常运行,其中包括8m立车、C5225双柱车、2.5m×14m重型卧式车床等。
3.我国普及型以上的系统开发,完成了转向“基于PC(第六代)”的技术跨越
从90年代初期起,世界数控系统进入基于PC的一代。我国数控系统产业在“八五”攻关中,普及型以上的系统全部实现了这种技术跨越,转向了“基于PC”。
国产的第六代数控系统与现在市场上仍有大量销售的国外第五代(采用微处理器)数控系统相比,具有优势。
4.具备自行开发各种各样专用机床系统和特殊功能的能力
近10年来,我国数控系统产业,根据用户特殊的要求开发了百余种以上的专用系统,如等离子切割机、火焰切割机、激光切割机、弯板机、弯管机、绕簧机、各种类型的激光淬火机、活塞裙部椭圆车床、变螺距变底径异形螺杆铣床、花健铣床、梯形环车床、管螺纹车床、螺纹磨床、丝锥磨床、各类成型磨床、轧辊磨床、曲轴磨床、凸轮轴磨床等专用的数控系统。配“华中数控”专用系统的汽车工业专用扇形齿插齿机的售价只有国外的1/8。用“航天数控”系统的瓦楞辊专用磨床造价只有德国进口机床的1/10,加工效率还提高了一倍。此外,还为纺织、轮胎、医疗、钢铁等部门开发了一系列专用系统。
5.具有系统、伺服和主轴驱动成套供应的能力
除系统外,我国已经掌握了主轴伺服、交流模拟伺服和直流驱动全面配套的能力。在数字化伺服和矢量控制主轴交流异步传动方面,均已开发成功,但是在产业化方面较为滞后。现在情况已有改变,如:“华中数控”公司已可成套地配自己的数字伺服和主轴驱动。
此外,还可从另外两个方面的事实做些补充说明:
第一,除经济型系统早已配国产机床出口东南亚和德国以外,由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北京凯奇数控成套公司合作开发的NC-100国产高级型系统已批量出口到俄罗斯。
第二,国外系统在我国市场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价。这是由于国产数控系统逐步受到用户的欢迎,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外国厂商不得不采取降价的竞争手段。这一现象说明,国产数控系统性能、可靠性,“功能价格比”提高了,就可以打破外商“奇货可居”的高价垄断局面。
作者:西部车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athe.cc/2023/08/7622.html